目前分類:育兒常識 (1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各種教學法的確都有優缺點,其實沒有誰的教學法誰好誰不好,在台灣存留下來的教學法(適合台灣使用),就是這些,你要看你的孩子個性適合哪一種。如:你的孩子自理能力要多練習,你希望他學會自制,這時就要選蒙特梭利。如果你的孩子較安靜,希望他活潑多參與,就要選角落或是主題。如果你的孩子活潑,希望老師多主導,可選單元教學。如果你希望孩子多學國字數學科學英文,就去選擇傳統教學法。 

我教學一段時間各種教學法也隨機運用,端看我要給予孩子什麼,而選用我要教學的方法, 因為可以截長補短。覺得教學法其實其次,最重要要看園所環境是否安全、園長老師是否有愛心 、是否立案,小孩子喜不喜歡最重要,不管教學法在美好,天天吵不去上學,你一定會很煩。

---------------給---你---參---考--------------- 

 

角落教學  即是改變傳統式桌椅排排坐的方式,利用架、櫃、屏風分隔成各角落;角落中安置各項活動用具設備。並將類似活動安排在一起,以避免產生相互干擾。各項活動角:積木角、娃娃角、美勞角、科學角、音樂角、圖書角、益智角。

 

 蒙特梭利教學具有別於傳統教學的十大特點:以兒童為中心、不「教」的教育、把握兒童的敏感期、教師扮演協助、啟導的角色、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、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、混齡教學、豐富的教材與教具、摒除獎懲制度、教學成果常以爆發的力量呈現

 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

     看看我超過三千篇的媽媽留言,大概有五分之一都是在問有關寶寶吃副食品的問題。既然我在雜誌上有一篇專訪稿,趕快放上來讓大家分享。

 

        對於添加「嬰兒副食品」。我的建議是要把握三大原則:一、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。二、父母本身有過敏體質,孩子更要從四個月大開始吃。三、什麼食物都可以添加,除非吃了會產生過敏症狀。

 

        十年前,專家大多建議六個月以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,尤其是家族史有過敏的孩子,通常會被建議再延後些。然而,有愈來愈多報告顯示,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,反而可能會增加過敏機率。所以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,都是建議四到六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,我個人也覺得這比較符合嬰兒發育的節奏。

 

        至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哺餵至六個月才開始添加副食品,也是非常正確的做法,但前提是「純母乳哺餵」,這在一些貧窮的國家媽媽非常重要。對這些國家的寶寶而言,親餵母乳是唯一保證衛生的食物來源,其他食物都可能有造成感染的風險。

 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嬰兒3階段副食品給予原則

 

 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,他所所需要的營養當然也一天天的增多;在這個階段中,父母若是能充份掌握副食品給予原則,就輕輕鬆鬆贏得寶寶的健康了。

  完整均衡的營養,對成長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,特別是在0歲階段的營養給予,更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根基。在嬰兒期中,母乳當然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,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,大約四個月開始,光吃奶水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;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,除了原先的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之外,另外還應予一些固體食物,這就是一般坊間所稱的副食品(即離乳食)。

副食品給予原則

  但對於原本只咰奶水的寶寶來說,「作麼給」他吃副食品可是一大學問;例如開始給予的時機,新光醫院小兒科林姃慧醫師便表示,並不是一定要從滿四個月開始。要判別寶寶是否可以開始吃副食品,媽媽可先觀察寶寶的體重;一般來說,只要寶寶的體重滿出生時的兩倍(若出生時為2800公克,則滿5600公克),媽媽便可以開始給予他適當的副食品。此外,若是寶寶的生理狀況已表現出趴著時撐起頭部、自已能稍微保持坐姿、喜歡吃手,並且對食物表現出高度的興趣時,則也可以開始給予他副食品。

當然,有一些餵食副食品時的常見狀況是您必須先知道、好做些心理準備的,這些狀況有:

 

1.寶寶拒食

  林姃慧醫師表示,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拒食,因為當寶寶符合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,差不多恰好為寶寶的厭奶期(寶寶三、四個月),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,讓媽媽傷透腦筋;針對這個問題,林姃慧醫師表示唯一的不二法門,就是鍥而不捨的多試幾次,讓寶寶適應。

 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同月齡寶寶外出有方法

奇哥行銷部企劃公關張雅惠表示,寶寶從出生後,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家裡,很多新手媽咪都會有這樣的疑問,「究竟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帶寶寶出門呢?」,以下針對不同月齡的寶寶,簡單介紹外出的方法。

出生0~1個月:

戶外空氣和日光浴 當寶寶出生3~4週左右時,可以開始打開窗戶,讓寶寶呼吸一會兒外面的新鮮空氣,而等到寶寶出生約1個月時,可以在天氣好的日子裡抱著寶寶外出10~15分鐘,但是要注意的是,在寶寶出生滿1個月前,要避免讓寶寶直接受到陽光的照射。

出生2~3個月

簡單的散步在這段時期裡,可以帶著寶寶進行簡單的散步,建議多往公園、綠地等地點走走,豐富的芬多精能使寶寶的心情變得愉悅,可將寶寶放在嬰兒車裡或者用揹嬰袋等抱著寶寶外出散步,散步的時間最好在早上10點鐘左右,在住家周圍轉一圈,並將時間控制在20~30分鐘最為適當。這個時期的寶寶抵抗力仍較弱,所以建議媽咪們,避免到人多的地方,以及太長時間的外出。

出生4~6個月:

適時的外出因為寶寶對周圍的事物,開始感覺到更多樂趣,所以可以經常帶著寶寶外出,而隨著寶寶的成長,媽媽照顧起來也較順手,因此在這期間也出現了一些閒暇時間,能一邊散步一邊認識其他的媽咪們,互相交流育兒經驗。外出時,最好讓寶寶乘坐嬰兒車,在夏季時要注意讓寶寶戴上帽子,避免紫外線曬傷寶寶嬌嫩的肌膚,並注意隨時補充寶寶的水分,而在冬季時則要準備小毯子及保暖衣物,放在嬰兒車底下的置物空間,注意溫度的變化,隨時做好保暖工作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一個新生命誕生時,對整個家庭甚至是家族來說,都是可喜可賀的大事,自古以來懷孕、生子、滿周歲,一直有許多約定俗成的習俗,爲的是希望在一連串鄭重的儀式中,表達出心中的喜悅與重視。隨著時代改變,雖有許多習俗被簡化,不過,我們仍將帶你找尋舊有的生命禮俗,希望帶給下一代平安與健康的祝福。


*剪臍 (時間:出生時)

  在古代,婦女生産都是由産婆負責接生,而剪臍就是生産中重要的一道手續,同時剪臍之後産婆會在傷口塗抹上麻油,以現代眼光來看似乎有些不可思議,也難怪民間有"生得過雞酒香,生不過四塊板"之諺語。生完之後,胎盤必須裝在甕中,再埋到土裏。現在生産都是在醫院,定期産檢加上醫療進步,生産危機已減少許多。胎盤也都是由醫院來幫忙處理,也就沒有埋胎盤的習俗了。

  禁忌:爲了怕發生血崩,所以産房內不可放置紅色以及水流類的東西,因爲此兩樣物品使人有血崩的感覺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二晚我都發現亨亨有一直摸耳朵的動作

原以為他是耳屎多在癢的關係,沒想到居然又發炎了

上網查才發現出生就有的小洞叫『耳前瘻管】

 

耳前瘻管是先天形成的,耳廓在胚胎發育時是由第一與第二對鰓弓(可以把它想像成兩個獨立的組織)互相融合而成。在融合的過程中,如果有些邊緣沒有完全融合,則會產生裂隙,若此裂隙延伸到表皮,就會形成一個小洞,也就是所謂的耳前廔管。換句話說,耳前瘻管在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凹洞,實際上向下延伸的深度與走向則不一定,其內部行徑甚至是呈螞蟻窩樣的放射散開狀。

耳前瘻管一般沒有症狀,但由於其管壁組織與皮膚類似,會有皮脂分泌,所以有時會產生異味,或者有一些乳白色、微臭的分泌物流出,這是沒有關係的。但如果堆積的皮脂與皮屑進一步導致細菌感染發炎,甚至化膿潰爛,則需要抗生素治療。

耳前瘻管需不需要開刀呢?一般而言,沒有發炎過的耳前瘻管是不需要開刀的。有些人耳前廔管存在一輩子,只是偶爾有異味或有些許分泌物,但從沒發炎,這種情況不需要開刀。但若有發炎過(即出現紅腫熱痛甚至化膿等症狀)的病患,在發炎的急性期需要接受抗生素藥物治療,而在急性發炎過後(儘管僅發炎過一次),需開刀切除該耳前廔管。為什麼發炎過的耳前瘻管一定要開刀切除呢?這是因為耳前瘻管的內部行徑就好像螞蟻窩般複雜,有細菌感染發炎過的耳前廔管,雖然使用藥物治療後發炎緩解了,但細菌仍躲藏在耳前瘻管內無法真正根除。如果不將它切除的話,絕大部分都會再發炎。反覆發炎會使耳前瘻管附近的組織沾黏,增加手術切除的難度,所以一般建議有發炎過的耳前瘻管於發炎緩解後需切除。手術切除在有經驗的醫師處理下,復發率很低,且不會有明顯疤痕。

外力刺激耳前瘻管容易導致細菌入侵,所以要避免耳前瘻管發炎,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拿牙籤或棉花棒去挖它,也不要因產生一些分泌物而擠壓它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幼稚園是孩子離開家庭,步入團體生活的第一站。建議您仔細閱讀這份資料,充分利用資料上的檢核表,為孩子慎重挑選出優質、適合您孩子就讀的幼稚園。

■ 您的孩子是否適合上幼稚園了呢?

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快慢不太一樣,您可參考以下的一些指標,觀察自己孩子的發展情形,再決定是否要送他去上幼稚園。
□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
孩子能夠自己喝水、吃飯;上廁所、擦屁股;洗手、擦手;穿脫衣服與鞋子。
□ 能聽懂指令、表達需求
孩子能夠聽懂大人的指令,例如:「把玩具收好」、「去喝水、尿尿」;也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,例如:「我想尿尿」、「我肚子好餓」、「我肚子痛」等。
□ 作息正常、具備半天活動的體力
孩子可以早起不賴床、用餐時間固定,且體力至少可以維持一整個上午,中途不需要再小睡片刻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◆寶寶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機 

1.頭頸部挺直且可與軀幹成一直線,可以抱著坐。

2.會注視家人進食,有時會伸出手靠近食物。

3.較以前唾液分泌增多,有時會閉著嘴做咀嚼狀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應該要怎樣讓寶寶的喝奶量充足?怎樣才能幫助寶寶喝到正常的奶量?


寶寶的奶量
(體重150c.c)餐次/(天)﹦一餐的奶量
*新生兒的奶量
(3kg150c.c)8餐﹦60c.c/餐\r
以新生兒來說,體重約3公斤,一天約喝8餐,每餐的奶量約60c.c左右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大部分的寶寶在剛出生後,除了睡覺就是喝奶,成長速度非常快,看在媽咪跟爸比的眼裡,有無比的放心與欣慰。

不過,這種現象到了寶寶5個月大左右,就再不復見了!因為此時的寶寶,會開始進入「厭奶期」的階段,「喝奶」成為他棄之如敝屣的部分!

厭奶期的表現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認識疾病】

(一)疾病概述(Disease description)
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,其中很多是無症狀,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症狀,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,如手足口病(hand-foot-mouth disease)、泡疹性咽峽炎(herpangina)、無菌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炎、肢體麻痺症候群、急性出血性結膜炎(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)、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、流行性肌肋痛、急性淋巴結性咽炎(acute lymphonodular pharyngitis)、發燒合併皮疹(febrile illness with rash)等。
1.泡疹性咽峽炎: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。特徵為突發性發燒、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,病程為4至6天。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,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。
2.手足口病: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,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,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,其次為軟顎、牙齦和嘴唇,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、手指及腳趾。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,病程為7~10天。
3.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: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,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、蒼白、發紺、嘔吐。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,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,快速演變成心衰竭、休克、甚至死亡,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。
4.流行性肌肋痛: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,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,合併發燒、頭痛及短暫噁心、嘔吐和腹瀉,病程約1週。
5.急性淋巴結性咽炎: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。特徵為發燒、頭痛、喉嚨痛、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,持續4至14天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哭對於大人,多是宣泄情感﹔而對還不會說話的寶寶,則更多的是表達意願。美國著名醫院之一的梅奧診所就在其官方網站中,為我們分析了寶寶哭鬧的常見原因,並介紹了實用技巧以幫助媽媽們快速安撫寶寶。

  1.餓了:新生兒是真正的多餐者,每隔幾小時就要喝奶。孩子如果餓了,便會用大哭來催促你。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握好寶寶的用餐時間,別讓他等得太久了。

 

  2.要打嗝:寶寶吃奶時,如果吸進了空氣,感到脹氣、不舒服,也會大聲哭訴。所以喂奶時,要給寶寶休息的時間,並輕拍后背,讓他舒舒服服地吃飽。

 

  3.不舒服:如果寶寶的尿布不及時更換,讓小屁股呆在潮濕的臟環境裡,也會讓他號啕大哭。因此要及時檢查寶寶的尿布,給他一個干燥舒適的環境。

 

  4.太累了:寶寶也有累的時候,比如長時間不睡,就會煩躁得哭出來。新生兒每天要睡16個小時,甚至更多,所以每天讓寶寶睡足覺,他才有足夠的精力認識這個世界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媽媽最擔心的事,莫過於寶寶一個晚上要起來好幾次,不但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,對大人來說,不能安穩睡個好覺,隔天還要早起工作,更是一種折磨!想要讓寶寶乖乖的一覺到天明嗎?不妨試試這些方法!

文/劉繼珩 採訪諮詢/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梁昭鉉

人在睡眠時,有許多的內分泌荷爾蒙在體內進行調節活動,生長激素就是其中之一,所以睡眠對寶寶而言,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睡眠品質的好壞,將會影響寶寶的健康、成長過程及情緒發展。

寶寶不肯乖乖睡覺的4大原因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乳腺阻塞~餵母奶天敵! 處理乳腺阻塞好方法

以下是你我常見情況

乳腺阻塞狀況一

小寶黃疸住院照光以後,寶媽就得了乳腺炎,
胸部有大硬塊,乳汁堵塞出不來,
身體倦怠,發高燒~~
看醫生吃藥以後燒就退了,
但是從此就擺脫不了層出不窮此起彼落的硬塊~~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,總是給你惹麻煩。有時他還很固執,不聽你的話。其實,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。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,然後你要做到:

**多擁抱你的男孩**

誤區: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,但他很少專注媽媽,他大概不需要媽媽抱他。
事實:男孩需要更多的擁抱。1歲半之前,怎麼寵愛你的兒子都是不過分的。他看你眼睛的時間少,看起來好像更少依賴你,而且容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。比起你的臉,他更喜歡看那些移動的物體。但實際上,男孩大腦成長得比女孩慢,所以他們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,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。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,獲得足夠的安全感,他更想讓你帶著他四處走,所以多抱抱他吧。

**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**

誤區:男孩調皮搗蛋。帶他出去玩,他總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,比如登高、從高處往下跳。媽媽們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。  
事實: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,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。其實,你應該時時刻刻想到,我們的小男孩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,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,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。媽媽爸爸們不要束縛他。你需要在不幹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,並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。同時,鼓勵你的小獵人多參加體育運動,多在戶外奔跑活動,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。

**讓男孩走進集體**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愛哭的寶寶

     愛哭的寶寶常讓媽媽或是家人認為媽媽的奶水不夠足,很多媽媽因為寶寶的哭鬧而給予不必要的配方奶或葡萄糖水,有時反而讓寶寶哭得更厲害,寶寶可以藉著哭來表示他的需要,也可能藉著哭來發洩體內的一些壓力或過多的刺激。寶寶可能在一天中的某些時段特別煩躁,例如傍晚到凌晨的這一段時間,在這之後又睡得特別熟。隨著他的成長,你將逐漸可以分辨寶寶不同哭聲所代表的意義。

因為長得快時的飢餓:

一般而言,只要距離上次餵食一個小時以上,而且寶寶表現出想吃奶的樣子,(嘴唇做出吸吮的動作,嘴唇碰到東西就會歪過去找等),就可以餵他吃奶了。有的時候,寶寶會看起來非常餓,可能是因為他長得較以前快,因此很頻繁地想吃奶,這通常是在兩週,六週及三個月大時,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,通常如果他想吃妳就餵的話,幾天後妳的奶水量就會和他的需求一樣,然後他就不會吃得那麼頻繁了。

外界的刺激:

有的寶寶對外界的刺激,如亮光、聲音或不同的味道很敏感,在環境改變時,例如從醫院回到家裡,會比較哭鬧不安,大多數的寶寶喜歡被包起來,如此他比較不會因驚嚇反射而讓自己嚇到,但是相反地,有的寶寶不喜歡被抱得緊緊的,甚至在妳餵奶時他會把妳推開,此時可採用臥姿餵奶,只要輕輕地扶著嬰兒即可。另外在嬰兒很累很想睡時,過多的刺激或撫抱反而可能讓他不舒服。

媽媽的食物:

有時媽媽注意到當她吃了某些特別的食物後,寶寶嬰兒比較煩躁,這是因為食物中的物質進入母乳中,可以發生在任何食物,一般並不建議媽媽不要吃哪些特別的食物,除非媽媽注意到有問題,寶寶可能對媽媽食物中一些蛋白質過敏,牛奶、豆、蛋及花生都可以造成上述問題,寶寶也可能在出生時喝過 一兩 餐配方奶,就產生對牛奶蛋白質的過敏,咖啡、茶及可樂中的咖啡因可能排至母乳中,使寶寶煩躁,如果母親吸菸或是服用其他藥物,寶寶可能比較容易哭鬧,如果家中有其他人抽菸,也可能影響寶寶。

寶寶只吃到前奶:

如果媽媽在寶寶尚未結束前就將他抱離乳房,要他吃另一側乳房,這可能讓寶寶吃到太多前奶,而沒有足夠的後奶,所以比較沒有飽足感、容易餓,他可能解稀綠便,體重增加不良,或是體重增加良好,但是很愛哭、經常要吃奶,雖然媽媽的奶水很多,但是因為寶寶愛哭而誤以為自己奶水不夠。

腹絞痛:

有些寶寶可能沒有上述的問題,但是很愛哭,有時這個哭鬧有一定的型態,寶寶在一天的某一段時間,通常是傍晚,持續的哭鬧;他可能伸直雙腳,好像肚子痛;他可能看起來想吸吮,但是很難安撫他,這樣的寶寶可能腸胃蠕動快,但是原因不明,這稱為『腹絞痛』,腹絞痛的寶寶通常長得很好,常在三個月大後哭鬧就減少了。

 

 

 

 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母乳是媽媽送給孩子第一個最珍貴且自然的禮物,為讓孩子獲得最好的營養,有越來越多的媽媽願意餵哺母乳,卻也擔心乳汁分泌不足,孩子吃不飽。缺乳的原因,可分兩種,一種是血虛氣弱造成乳汁分泌不足,另一種則是因乳腺壅塞,造成脹奶卻擠不出乳汁,可針對不同症狀,採用不同食療方式,以增加乳汁分泌。

◎增加乳汁撇步

食物方面:

1、除吃花生豬腳湯外,也可多喝清淡的魚湯、雞湯與排骨湯,都有不錯的發奶效果。魚類方面可選鱸魚、鯽魚;雞湯方面最好選擇烏骨雞。

2、健康的生機哺乳餐--育乳黃金湯,材料包括有機黃豆30克、有機青木瓜
90克、有機胡蘿蔔絲20克、黑木耳絲30克(新鮮的)、有機葫蘆巴豆5
克、有機燕麥麵線20克、豌豆苗少許。

3、泌乳茶是特別用糯米、白米、萵苣子打成的,功效是有助媽媽分泌乳汁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如何安撫嬰兒
嬰兒都有自我安撫的能力,如:將手放到嘴裡,吸手指、吸拳頭或舌頭,注意周圍的聲音或臉孔
,改變自己的姿勢等。

嬰兒通常藉著哭來表示他的需要,也可能藉著哭來發洩體內的一些壓力或過多的刺激。嬰兒可能
在一天中的某些時段特別煩躁,例如傍晚到凌晨的這一段時間,在這之後又睡得特別熟。隨著嬰
兒的成長,你將逐漸可以分辨嬰兒不同哭聲所代表的意義。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多寶寶出生兩三個月,最愛做的事情是“吃手
專家說,嬰兒與幼兒吮吸手指的意義是不同的
 嬰兒時期吮吸手指是嬰兒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,是嬰兒進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標誌之一。家長不要輕易打攪孩子的快樂。 

通常新生兒只會雙手握拳,胡亂揮舞,其大腦尚不能指揮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。
 到2個月至3個月時,隨著大腦的發育,嬰兒逐步學會兩個動作:
一個是用眼睛盯著自己的手看
另一個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 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